何首乌和何首乌藤是同一植物的不同药用部位,地下部分块根叫何首乌,何首乌有生品和熟品之分,生、熟何首乌的功效是完全不一样的。地上部分生地上部分藤茎为何首乌藤,又叫夜交藤。
图片
《本草纲目》(明·李时珍)称其“气温味苦涩,苦补肾,温补肝,能收敛精气。养血益肝、固精益肾、健筋骨、乌须发,为滋补良药,功在地黄、天门冬之上。”《开宝本草》(宋)记载“可治瘰疬、消痈肿、疗头面风疮、五痔、益气血、黑须发、悦颜色,久服延年。”
1.生何首乌:其味甘、苦,性平,归心、肝、大肠经,有小毒,能解毒、消痈、润肠通便,常用于治疗瘰疬疮痈、风疹瘙痒、肠燥便秘。如《景岳全书》何人饮(何首乌、人参、当归等。) 主治气血俱虚、久疟不止。
2.制何首乌:生何首乌经严格的炮制后为制何首乌,如黑豆黄酒复蒸法或九蒸九晒法炮制,能降低首乌毒性,增强补肝肾、乌须发功效。 其表面黑褐色,断面角质样,味微甘苦涩。具有补肝肾、益精血、乌须发、强筋骨,主治血虚萎黄、须发早白、腰膝酸软、高脂血症等。如《本草纲目》引《积善堂方》七宝美髯丹(赤白何首乌、茯苓、牛膝、当归等。) 具有乌须发、壮筋骨、固精气,久服延年。
图片
3.何首藤:其性平,味甘;归心、肝经。具有养血安神、祛风通络、止痒消疹功效,用于阴虚血少引起的失眠、多梦,常与合欢皮、酸枣仁等配伍。缓解血虚或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、肢体麻木,常与忍冬藤,防风等配伍。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、风疹。常与当归、刺蒺藜等配伍。
壹养生配方推荐1.血虚津亏,肠燥便秘,单用15克~30克,水煎服(鲜者更佳)。
2.疮癣瘙痒,可用何首乌与艾叶煎汁外洗。亦可用其茎叶与艾叶煎汁外洗。
3.何首乌乌鸡汤。制何首乌30g+乌鸡一只,炖汤服用,补益肝肾、生发乌发作用。
4.首乌黑芝麻糊。制何首乌粉+黑芝麻粉,养血生发,润燥通便。
贰用药需谨慎1.生何首乌含蒽醌类成分较高,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引发肝损伤(如黄疸、转氨酶升高)、胃肠不适(恶心、腹泻)。制何首乌毒性较低,但仍需控制剂量,避免连续长期服用。
2.孕妇、肝病患者、湿痰重及脾虚便溏者慎用、元阳不固、中气衰陷者不宜用。
3.忌与碱性药物、强酸性食物(如葡萄、茶)同服。
4.偶见过敏反应(皮疹、瘙痒)。
5.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加重肠胃负担和导致肝损伤。
6.建议生何首乌3-6g/日;制何首乌6-12g/日;首乌藤:9-15g/日。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。
7.区分生熟,生何首乌偏解毒通便,制何首乌偏滋补,不可混淆。
8.避免自行用药,尤其治疗脱发、高血脂时,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9.服用期间若出现乏力、皮肤发黄、食欲减退,立即停药并就医。
图片
本文作者:李讯永善县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,中医副主任医师,中医全科医师,云南省第一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培养对象。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科医学与养生分会委员、云南省医院协会第二届中医医院分会委员、云南治未病委员会委员、昭通市中医药学会委员。
擅长:善用古方、经方治疗内、儿、妇、皮肤、男科、风湿等常见病及多发病。尤其是对肥胖病,支气管哮喘、肺心病、胃炎、胆囊炎、结石病、颈肩腰腿病,小儿支气管炎、肠系膜淋巴结炎、妇女月经病、带下病、乳腺疾病、不孕症,痤疮、脱发、紫癜、银屑病及男性前列腺疾病等的临床治疗有独到之处。推崇人体中以阳气为主导的学术思想。在临床中特别注重阳气护养,善重用附子治疗心、肺、肾三衰及肿瘤、中风、血液病等疑难病及危重症。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以身试药,对中药十八反的配伍禁忌,附片的煎煮、服用方法等有很深的研究。
责任编辑丨李朝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倍顺网-股票配资十大公司-股票配资咨询-互联网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